青苔的主要來源

青苔的主要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:
一是由于水體自身青苔藻種萌發,特別是新開挖的池塘易生青苔;
二是由于投放水草、螺螄帶入水中所致;
三是水源含有青苔,由進水池注水帶入;
四是池塘水質偏清,肥水不到位,藻類生長不良;
五是用藥不當,致使水體中各種因子不平衡;
六是冬閑季節池塘中存有積水,開春沒有排干,或對池塘進行清整、消毒后,沒有做好肥水工作,致使水體過清。
青苔的主要危害
1、青苔多發生在春季及初夏,待春季天氣轉暖后,青苔在池塘淺水處萌發,幾個晴天內就會大量生長繁殖,形成亂絲,占領水體空間。且青苔如棉絮狀,蝦、蟹一旦爬到里面無法掙脫,被藻絲纏住無法活動進食,從而使蝦、蟹的養殖成活率降低;
2、青苔吸收水體中的氮、磷、鉀等營養物質,消耗養分,使水質變差;
3、青苔影響浮游生物對光能的吸收,使浮游生物減少,阻礙水溫的提高和氧氣的溶解;
4、隨著水溫、氣溫的升高,青苔在池中泛起死亡,其在分解過程中產生很多有害物質,敗壞池塘的水質,提高了池中氨氮的含量,降低了水中的溶氧,嚴重時會造成養殖的水產動物中毒、缺氧死亡。
青苔的預防與有效控制
1、冬季起捕完畢干塘后,用硫酸銅直接噴灑或用漂白粉(帶水15-20公斤/畝、干池5-10公斤/畝)草木灰清塘;
2、池底要做平整,不生泥塊、清除雜質、雜草,減少青苔附著生長的機會;
3、選擇水質好的池塘作為水源,避免把青苔帶入池中;
4、控制青苔關鍵靠肥水培藻,要看水質合理施肥,施肥要使用經用乳酸菌發酵生物有機肥1-2個月后全池潑灑,此方法肥效長,有利于水體中有益菌群的生長,少用顆粒肥,以免沉入池底,影響使用效率和底質;适┩旰,少量多次進行補肥,肥水前改底可以促進肥效。
青苔爆發后的治理
1、人工打撈,簡單實用,但勞動量大,打撈后要及時下氨基酸類肥水膏;
2、選擇相關的殺青苔功能性產品進行適當的殺滅,再做解毒處理,然后肥水;
3、撒施草木灰,是用堿性大菜籽稈或豆稈草木灰,在多云天氣的上午用小船裝運草木灰,拌水,往青苔密集的地方潑灑,幾天以后,青苔就會慢慢腐爛;
4、巧用生石灰,在藻體聚集處巧撒生石灰以殺滅藻類,每平方米控制150克左右,連續3次,每次間隔3~4天
5、潑灑硫酸銅:如果青苔量不大,可以每畝用硫酸銅50克加水30千克噴霧;如果青苔量大,可以每畝用硫酸銅500克,放入紗布袋內擺在進水口處,使藥物隨灌溉水進入池塘殺死青苔。注意事項:硫酸銅毒性隨水溫升降成正比,掌握不好劑量則易傷螺螄、水草,硫酸銅毒性與pH值成反比,有時效果不好與池中堿性強有關;
6、遮陰處理,降低青苔的光合作用效率(可選擇使水色變黑的水質改良劑,如腐植酸鈉類產品),同時培肥。
青苔殺滅的后續操作
青苔殺滅后,如果不及時處理,隨著水溫、氣溫的升高,青苔死亡后沉入池底變黑腐敗,分解會產生硫化氫等很多
有害氣體與有害物質,尤其對于底棲養殖生物(蝦、蟹等)具有較大危害,增加水體氨氮,消耗水中的溶解氧,造成
養殖生物中毒甚至缺氧死亡。
青苔殺滅后的具體處理步驟:首先是解毒,一般使用有機酸類的產品來進行解毒;其次是調水,全池潑灑EM原液、
高效芽孢桿菌等調節水質,分解青苔尸體;再次是改底,可用粒粒益生菌、分解底改等藥物對水體底部進行調節,
防止底質惡化;是用常見肥水劑:特效肥水膏、新硅藻生物肥等培肥水質,培養天然餌料,促進水產品健康生長,
防止青苔再次泛濫。